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一章【国本之争】

以局势而论留都诸臣们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精神领袖(皇帝)而并不一定非要是雄才大略的贤君不可,故此明南直隶兵部尚书才当即指出了明福亲王不可立的七大理由「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条条都是大忌!

    况且群臣也不可能要求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筛选,因为藩王太多总有大批的野心家趁机下手借拥立争功,到时大明的局面势必会土崩瓦解,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虽然明福亲王有种种缺点!可毕竟从关系上来说他是先帝的堂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肯定是拥立他即位更加合适。

    但是东林党一派却坚持反对,而是极力要拥立明潞闵亲王,其中并非如口头上说的明潞闵亲王贤德,而是因为明福亲王的皇奶奶、明郑皇贵妃,她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一直怂恿明神宗立自己的儿子明福恭亲王:朱常洵,为太子。

    当然明神宗也一直想让明福恭亲王做自己的接班人,无奈朝中大臣们却一致主张要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因为按照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立嗣原则朱常洛才是皇太子的最佳人选。

    这场储位之争持续了许多年,直到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立了朱常洛为太子才尘埃落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