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黄金屋(苦求收藏和推荐票。)
王安石的变法是因为北宋眼下存在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和深重的外患,变法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才能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但大宋这块蛋糕就这么大,王安石想要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增加大宋财政收入。
而农民有着沉重的税收和劳役负担,王安石又有着传统儒家局限性,看不见商业税收的巨大潜力,便一门心思的想要将大贵族、大地主和大官僚手中以土地为主的一些利益抢过来为国用,比如遏制土地兼并,取消官宦和贵族所属土地不用上税的特权等等。
苏轼自己显然正是大地主、大贵族和大官僚于一身的强势群体中的一份子,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
…………
在一副惺惺相惜之色的苏过陪同下,张斌带着人围绕新得手的这片荒山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后山小湖边上的竹林。
走近竹林,张斌才明白当初苏轼为何要将这片荒山弄到手了,敢情都是因为后山这个小湖和竹林,荒山是顺带的而已。
小湖不大,一亩多点,与荒山中间夹着竹林。
所以竹林是依山傍水,再加上这个季节青竹翠郁,真是景色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