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青苍新帝 通州之变(下)
一块早已经不再是大头。第二部分是靠运输,不管哪里的粮食,要想成为漕粮,必须经历一个“选美”的过程,即要对米的质量进行精挑细选。要求米要干圆洁净,而且无潮湿、没有任何掺杂方可装船,负责验收粮食质量的监兑官对此要出具通关米结才算正式过关。一旦装上船后,再有任何差错,监兑官、领运官及押运人员都要承担责任。如粮食验收未过关,将对交粮的各州县进行相应处罚。我朝帮对于这一部分的官员自然都已经买通或者干脆就是自己人,如此一来可操作性就很大,可以以旧换新,以次充好,每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当然了,真正大头还不是这个。”
说到这里,杜茂江直接从桌上找出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递给杨溯。
杨溯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发现这上面记录的全是通州各地商行的名字。
杜茂江解释道:“调粮就需要粮船,负责漕运调粮的粮船都不是一般的小渔船,而是专门打造的大型商船。如此工程,自然造价不菲。近些年来粮船数量达到高峰,共有一万四千余只。而每条船的造价也由长平七年的一百两白银增加至现在的一千两。这样大的一笔开销,户部每年只划了一半的钱,剩下那一半由各地自行筹备,而从长平三年开始,各地粮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