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弟俩(下)
由黎州上报到汴梁,事实上已为成例。
若是从其它州,如邕州等地,办理类似事务,不但要费更多的周章,也等于是向宋朝君臣,袒露了大理国内部的矛盾。
尽管这样的矛盾,宋朝君臣未必就不会清楚,但类似的交往,一向最是讲究不过,除非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段正淳万不会撇开黎州。
而他要是真的采取了那样的举措,就等于一开始就主动把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地步,对宋朝会很被动,对高家,也会很被动……
从会川(今会理)到建昌(西昌),高家人之所以避而不见,段延贵清楚,他们就是担心自己此行,是想知会宋朝,商议入贡或请封事宜。
他们却没想到,段延贵此行,只和会川都督的另一项优势有关。
因为是大理国和宋朝官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理所当然的,会川都督,也是大理国和宋朝,经济往来最为活跃的地区,这才是段延贵此行的真正目的。
向宋朝入贡,请封,真是在宋朝游学多地,对宋朝有深入了解的段延贵最不愿意做的事之一。
因此对建昌的高演习也避而不见,他觉得有些好笑。
他觉得好笑,赵卓为对他的这话却不好直接回复,老实说,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