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九章 嫁衣裳

同于参加举试一般,都慎重的很——也是为难得很。

    更让他们轻松不起来的是,熙川先生在台上,一边讲一些宋国的风物,竟然也在一边磨墨,看来像是也有再写一首的意思。

    是了,他既然提议以此为题,多半是早有腹稿——不少以他为榜样的学子因此对他生出了些不满的情绪来,或许这次机会,是你为自己准备的机会,而我们,全是你的垫脚石?

    作为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前辈,怎能如此不厚道?

    熙川先生当然没有和一众后辈争风的意思,但高明顺既然想以这次诗会为妹妹的书屋扬名,他便不得不做准备,这次诗会,总要有几首能让人传唱的诗作才行吧。

    “在汴梁,听说过蝴蝶会的神异后,也有诸多人心生向往,”熙川先生一边亲自磨墨一边道,“故今日如有佳作问世,甚至闻名于宋国,却也不难,”

    这话一出,下面一些人的出气声便又粗了几分。

    如能借此在宋国都有些名气,那自然是千好万好的事,但可想而知,难度自然也更大了些。

    但抱着这样的期待,已经有人开始动笔,这时,有人递给熙川先生一张素笺,他一笑,“原来已有大作出炉,”

    “兰州居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