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面圣
因为当时还有南陈未灭。
最终双方议和,罗艺获封北平王,率领原班人马驻守幽州,听调不听宣。听调不听宣的意思 大致是如果有敌国军队进攻幽州,罗艺自然有义务率军抵抗或者反击,但若是要求他率兵前往别处征战,则须看他本人是否愿意才行。
然而在这一次高句丽进攻营州的战争之中,罗艺的表现就太不像话了。
营州(今营口)已经是大隋东大门的最后一座城池了,汉朝时设立的玄菟郡(可以理解为包括今沈阳在内的辽宁大部)和乐浪郡(可以理解为包括今长春在内的吉林大部)都被高句丽占领了。
设若营州失陷,则高句丽的兵锋便会直指幽州,你罗艺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么?
杨坚并不认为罗艺有这么愚蠢,之所以按兵不动,必然另有原因,所以才下旨让武奎秘密调查,就有了此时高颎手上拿着的这封密信。
然而这封密信却是无人能够看懂,非但武奎看不懂,经手奏折的杨广看不懂,就连学问最深的高宰相都看不懂,看不懂如何指控罗艺?
而若是不搞清楚罗艺在两国关系中的立场,就不能发兵征讨高句丽,总不能前面打得要死要活,背后还伏着北平这支随时都有可能投敌的大军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