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剑指塞尔柱
自己的身边,随时都有可能埋葬大宋王朝。
苏轼在鹏珈罗做的很好,鹏珈罗现在已经是属于大宋的土地,说实话赵祯没想过要占领鹏珈罗,孟加拉这个后世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现在却在大宋的经营下欣欣向荣。
大量的工业进入鹏珈罗后使得这里快速的富裕起来,商贾也乐意到这个新兴的土地上进行交易,带回大量的稻米,黄麻以及蔗糖。
鹏珈罗的面积很大,几乎与大宋的云南路面积相当,既然已经归了大宋,名字也就改了,大多数朝臣上疏都是以云南西路为名,很贴切,鹏珈罗可不就是在云南路的西面?
至于苏轼的老子苏洵,这段时间也没有闲下来,或者说大宋的六部相公都没有歇下来,以范仲淹为首的参知政事们正在一切商讨《大宋钦定宪法》的修缮工作。
一部宪法从编篡完成到试行,再到修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然要树立法治,那就要一步一步来,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本来大宋的朝臣们就属于特权集结,皇亲国戚也是如此,而宪法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权利,好在文人重视法制,认为这是限制皇权泛滥的最好手段,皇亲被赵祯打压的只敢支持皇帝,外戚则是没有人敢擅自言语。
报纸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