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苏轼的难题
好了
,其他的也自然都好了。
原来还有商路作为补充,现在商路断绝,百姓们心中本就对天竺有怨气,何况是天竺的人又要来大宋做佃户?
看着手中各商贾联合起来的请愿书,其中不光有商贾,还有大量的百姓情愿,苏轼的心情很好,老百姓的情愿是对的,这段时间天竺人已经在大宋的边境上聚集很多,正愁没有办法。
自己已经向朝廷上奏也向官家上疏,虽然没有朝廷和官家的旨意,但有了百姓的情愿书后,自己便能稍稍强硬一些,阻止这些天竺人进入大宋。
“来人!行文吴万全,让他到本官的官衙来!”
书房小吏立刻答应下来便出去,现在的苏轼虽是大宋的驸马外戚,但却也是一路之地的转运使,总揽一路的军政大权。
苏轼明白赵祯的意思,也知道现在该做什么,百姓的请愿和民意显然是和官家的目的一致,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兵驱赶那些聚集在大宋边境上的难民。
没错,就是难民,天竺并未发生天灾,这完全是导致的灾难,苏轼从朝中得到消息,天竺人在和塞尔柱人秘密通商,显然这些土地被天竺高等姓占据之后,加大剥削,大量的粮食和产出被用于贸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