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第四二七章 王叔文的思考
教材的编撰可谓打破了头,文史记曰“纲目争鸣”,这是第二次百家争鸣,但激烈程度、参与范围之广远超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次百家争鸣最终出来的教材是集百家之大成,去芜存菁,淘汰陈腐。
各学派也在这次百家争鸣中重新审视、诠释自己的经义,更多回归到经义创始人创建经义时的时代背景和当初目的,深深挖掘隐藏在文字之后的意义、内涵,更深入的“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章句为解,结合时代的变化,大唐的国情,帝国的需要。
而经义革新又引发了大唐诸子百家对学派思想的审视,冲撞,融合,从高宗四十二年到世宗十五年,持续二十三年,以道儒法墨为首的诸子百家都有了大变化,强国富民,文明道德,繁荣安定,和谐大同,这是不同学派共同的理念。唯有教育才能传承理念和思想,诸子百家响应世宗皇帝的,踊跃争先投入兴学中,或进入官学任教,或出资办学,由此带动了民间办学的热潮,各类夜塾学馆技校都兴起,国民教育全面推开,这就是世宗时期的“国民教育大时代”。
王叔文对国民教育充满了感情,同样,对创建国民教育的高宗和全面推行国民教育的世宗也充满了感情,他认为这是比科举更伟大的创举。没有国民教育,就没有大唐腾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