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27 第四二七章 王叔文的思考

英教育,从这方面来说,大唐的士民教育又比不上公民教育。王太子内心中对于克里特持续一千六百年的公民教育相当骄傲。

    王叔文笑呵呵说道“两国教育,各有千秋。”他心里也在比较,

    王叔文曾经做过文教司的郎官,对大唐的两种教育比使团其他官员都更清楚,对比思考也更深入。他认为大唐的士民教育不需要和克里特王国的公民教育做对比,帝国的精英教育不是一个王国的全民教育可比,首先培育的目的、对象就不同,没有了对比的基础,比较起来就无太大意义。

    王叔文比较的,是大唐的国民教育。

    大唐的国民教育也是面向大唐全体国民,这和克里特的公民教育有共同的基础,也就更有比较的意义。

    但大唐的全体国民和所有百姓不是一回事,高宗皇帝的定义很清楚

    “国民,享有帝国庇护生存和发展之权利,同时承担帝国兴亡之责任”

    也即是说,国民是帝国优先保障生存和发展权利的百姓,军人、官吏、士人、学子、纳税的农工商户和其他从业者,这些都是国民。而不在帝国免税范围内又没有从事职业向帝国纳税的,就只是大唐籍百姓,而非国民。

    国民享有更多的权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