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迅如雷,疾如风
保障每户国民都能购买到债券,而不是被权贵和有钱人垄断。但不是每个唐人都有资格买债券,必须是官府户籍册上的“编户民”,唐律称之为“国民”。
唐律规定,国民给国家纳税,相应的享受国家给予的待遇。奴隶是国民的私有财产,没有对国家做出贡献,当然不能享受国民待遇。不事生产的乞丐、无业游民这类,还有将田地托庇于士族豪强的隐户,不对国家付出,当然得不到国民待遇。这就是“付出和得到”的公平。当个人的利益与“国民”挂钩,国家观念和国民性就产生了。这是大唐每逢战争和天灾都能立即凝聚起民心的重要原因。当国家的强大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时,民众才会为这个国家的强大而骄傲并为之付出,大唐才会成为唐人心中的“咱们帝国”而不是谁做皇帝他们都不关心的一家姓王朝。
“……购买战争债券,让各个阶层不在战场却关心战争的胜负,参与到战争中去,才能让对外战争成为‘帝国的战争’而不是‘朝廷的战争’。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真正凝聚一个国家。”
这是高宗的话。
李毓祯坐在奉先阁二楼的阅读室里,阅读着高宗皇帝的帝札,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在干净的白檀书案上,也照耀在她平静的脸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