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春秋笔法
发射频率。”
“即使是五倍的人,也不可能以五倍于我们的频率轮射。”
普鲁士步兵通常采用的阵列,普军的骄傲、天才战术家腓特烈大帝改进后的优秀产物。
行进时采用三列纵队,以保证机动性。
进攻时,通过优秀的队列训练,以纵队改横队,变为三排——也就是“斜行战斗序列”。
第一排步兵射击,齐射之后立刻退到最后,变成新的第三排,给枪上膛;原第二排变成前排进行射击,原第三排、即新第二排继续上膛并准备射击,以此不断循环,队伍不断后退,因此也称“后退射击法”。
之所以是三排而不是更少或更多,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少了,则预留的上膛时间不够,造成空档。多了,虽然理论上射击频率能够提高,但由于前后排变换的人数和频率提高,容易造成队伍的混乱;而假如想增加排数而不混乱,就必须拉宽士兵之间的间距;但这样一来,火力的密度就不够了;以如今的射击精度来说,假如密度不够,就难以对敌军形成有效杀伤。
射程也对杀伤力和精度有关键影响,因此两支步兵对阵,比的就是哪边能抵御住恐惧,面对不断逼近的敌军、不断倒下的友军而不胡乱开火、不溃散逃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