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
战的两个多月之中,其实京城已经有隐隐约约的流言开始传出,基本上的意思就是说睿帝属意于玄亲王其实与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关系。一者是孝瑾皇后实在君恩深重,得睿帝数十年偏爱不衰,二者就是长公子予钧着实优秀。当年楼王妃与玄亲王和离固然是对于大盛皇室不大光彩的一件事,但反过来说这正足以证明和离之事是玄亲王有负于楼王妃以及英国公府。否则为何不是降等幽禁,或是赐罪贬谪?当年英国公楼珩权倾天下,亦是才华盖世,惊才绝艳,楼王妃英敏贤孝,卓然出众。这样母家所培养出来的长公子予钧,才是睿帝心目中真正的继承人。玄亲王如今的风光煊赫,全是因着母亲与长子而得。
这宗流言一出,公卿百官们心中其实都还颇为认可。
其实玄亲王本人的才学才干并不差,只是还到不了远胜同侪的地步。但是孝瑾皇后和予钧就不同了。
论出身、论容貌、甚至论年轻窈窕,孝瑾皇后都算不得后宫顶尖的人物。但是承恩不在貌,孝瑾皇后就是能这样将睿帝的心紧紧抓住了五十年,这一点根本无人可比。
至于予钧,除了母亲的和离与英国公府的退离朝堂是在他原先最大的亏缺之外,论文武才干、征战沙场,如今大盛皇室之中其实根本无人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