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一十二章 我这边多产粮,对国内是好事

理想,就加大了春小麦的试种面积。”

    刘组长被噎了一下,万公顷都是试验田?这是一万五千平方公里了啊。

    刘组长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轻咳一声,微笑着出声问道:“我看本地正在建燃料工厂,是为生物燃料准备的吧?”

    “对,化学的生物燃料厂。”

    荣克点点头,“如果棉花与冬小麦可以轮替,联合纺织就会在本地铺初加工链,扎花厂一类,那个吸收就业高一点。生物燃料厂是为草原准备的,初步改造的土壤还不行,不适合直接放牧。

    我们会用自动割草机把草收回来,用于圈养的饲料与生物燃料厂的材料,产出生物乙醇,麸质,饲料酵母与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主要用于出口。

    国内需求比较大,占出口量一半,除了国内市场,主要供应欧盟与俄罗斯。

    哈萨克粮食加工环节,余留的大量下脚料,饲料消耗不掉,用于生物燃料倒是价格很有优势。

    具体有什么优势我也不知道,我大麦小麦都分不清的,我只是让下面几个公司把能铺的初加工厂,在当地铺全。尽量在粮食,饲料,轻工等原材料至初加工这一环节,不要浪费材料,做循环利用。

    各部门在做调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