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风向
类的故事,然则一则民间传闻难免有所渲染夸大,二则这种所谓的六百里加急,更多依赖完善的驿传系统不断换人换马,而哪怕如大宋极盛之际那般拥有前所未有财富的时代,纵然已经极力将那种消耗极大的驿传体系铺陈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但却也只能在传递紧急讯息之际,才有可能动用到这种驿传系统,而绝对不可以视做一种常态的通讯系统,更不是普罗大众所能够使用得了的东西。
是以早在那基本上属于传说之中的上三代开始,就设有了专门的官员,分赴各地,探采民风,而后再直达天听,秦汉之际,亦多有采诗官之说,然则古时辞赋,非为唱酬应和,粉饰太平之用,而亦是下情上达,民风民情之映照,诗三百、汉乐府之中,有多少慨叹生民之多艰,直诉民间疾苦哀怨之作,就是因此而来。
及至唐宋以来,开科取士,打破了自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了所有知识传承的局面,纵是下品寒门出身,亦能经由科举进学,成为朝堂官员,是以自然也就再无采诗官之设,然则大宋以文治天下,对于“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之警句自是凛遵不违,是以这等深入百姓民间,观民风察民情之责,自然也就转移到了拥有风闻言事之权的御史言官身上。
只是这么多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