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风眼中的歼-9
的身体都因为激动而发抖。
这些想法,都是宋老自己内心的想法,他自己也没有详细阐述过这些想法,只是他没有想到,秦风这样一个试飞员,居然能敏锐地看到其中的问题。
不错,高空高速已经落伍了。
在歼-9刚刚开始提出项目要求的时候,空军就是好高骛远,丝毫不顾及国内的工业基础的,同时,也没有抓住世界的飞机研制潮流。
70 年的时候,当时航空工业领导小组就提出了升限 25 公里,飞行马赫数 2.5,这又被简称为双25。
这样的要求,其实就已经超出国内的水平了,结果,当时米格-25深深地刺激着国内,又开始提出了要双28了。
几个月后,再次开会,认识到了现有的技术达不到,双 25 太小,双 28 太高,应该是双 26,即最大使用马赫数 2.6,静升限 26 公里。
结果,工作一段后发现,升限指标太高,发动机性能达不到,歼-9飞机的研制工作又可能搁浅。
这样,一直磨蹭到了75年,又调整了指标,最大马赫数 2.5-2.6,升限 23 公里。
看看歼-9研制的这些年里,具体指标就反复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