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

了这个地步,亏欠实际上已变成了“未了的心愿”。

    其实,人一生当然会有创造,但这种创造必建立在索取的基础上,索取就是一种典型的亏欠,只不过人会自动地把索取与创造相比较,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去追求一种大致相当的心理平衡。这是不现实的,而又是最现实的东西。

    说不现实,便是索取与创造的不一致性;说最现实,便是这种比较脱离不了主观的局限,也正因此而让现实丰富多彩。

    大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父亲从不对人亏欠,而且无怨无悔。既然不想亏欠,必要去还的。这个“还”当然也有个大致的判断,必有“相当”的含意。

    清楚地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父亲经常地会请客给人送东西,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尽管当时的请客送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有的时候至多是几个馒头或请吃一顿玉米面饼子,必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但我父亲还是必须要做的,大概因为我父亲是个头脑活络却手脚不勤经常求人帮忙的人,村里人甚至盛传我父亲是个不守规矩的懒汉,盛传的东西未必是真。

    人虽然不可能游离于传统之外而独立自主,但传统也必会因人因时而变化。如果能够耐心地咂摸,应该不难发现我跟我父亲的区别。关于这一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