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如一块糖一块四分之一大小的月饼或者一块白面馒头并答应人家绝不弄脏人家才终于肯借。
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做太多的要求,如此费尽了心思才借来的东西,必要珍爱异常:常常是先用衣袖抹去沾染到用来代替书桌的水泥板上的灰尘,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动作,即使没有灰尘,必也要先去抹的。
这种水泥板夏天还可以,一到了冬天,便会刺骨地冻手,必须要用人的体温首先将其捂热,后来大人们才发现,越粗糙,冻手的感觉越轻,便把其做得甚为粗糙,这样冻手的感觉倒是轻了,却总象沾染了灰尘似的,唯恐弄脏了书,便常用衣袖去抹。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孩子的无知,尚不知用纸或者抹布去擦;一是那时候的纸和抹布甚为金贵根本不舍得用。
纸的种类远不如现在这样丰富,而且多是那种黑纸,用这样的纸订一个本子,必也要炫耀三两天,自然反正面都要用,尽管字写下去通常是模糊的,却没人舍得用来抹桌。
布则更不用提了,凭布票才能买来,仅缝补衣物尚且难找,而且越这样,衣裳越容易碎,尤其小孩子,大概因了这个原因,最先碎的总是衣袖,也大概还是这个原因,那个时候逢到冬天小孩子必要冻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