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

谓的“一俊遮百丑”,而且这个时候少有背叛,不,不是没有,只是最后一名受了这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的影响根本不敢存有争当“三好学生”的非分之想,他的背叛或许只有对荣誉所表现出来的不屑,其实他也希望别人投自己的票,只是老师不可能把这些票作为主宰自己观念的事情,或许他还意识不到这一点儿。这是一种可怕的心理定势。

    不仅如此,只要挣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即使屡犯些能够逐步累成大错的小错,也往往能得到谅解,丝毫不会影响老师家长甚至于整个家族整个村落由此而感到的骄傲和自豪。反之,则常常招致怒目相向,至少也是周围的人对自己失了热情,浓重的自卑自是要压得人常抬不起头来。

    某一日,忽有优等生铸成了大错,人们常常会大吃一惊,继而便啧啧而叹,这孩子不该呀,成绩一惯优秀呀。相反,便会说,原该如此,从小不成驴到老驴驹子。语言竟是如此之丰富。

    自然,既被列入了劣等生的行列,便不该那样强梁,必要窄着脚走路,当然也绝不能否认由此而破罐破摔的问题。倘若稍有希望,人必要挣扎的。挣扎一词虽常与垂死相联,却是生命的象征。可以说,正当血气方刚的年龄,没有人肯自甘堕落,因此便有竞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