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2、3
农村小老头笑着说,听了兄弟们的讲述,深受启发。其实,是非标准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如何优美动听的语言对它的描述都比不过心灵对它的感悟那样来得深刻,即所谓的触及心灵。
干巴巴的说教永远无法触及到人的心灵,往往要靠鲜活的生活才能搭起心与心交流的平台。兄弟们不妨耐心感悟一下我的讲述,看是不是能有更多的收获。
讲述且从反季节大棚说起,说起来,反季节大棚算不上我们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这种调整早于村里人能够普遍地吃上白面馒头那天便已开始了。前面曾提及,这一天,刘老蔫儿让我们村比其他村提前了五年。
其实,就在大包干的当年,生活就已起了变化,而且变化是巨大的,恰如村里人所感叹的那样,这地咋象疯了似地一下子就长出了这么多粮食,任你敞开了肚皮去吃三两年也吃不完。
尽管这样,长期笼罩在村里人心里头的缺粮的阴影还是让人们不停地去多种粮食,因为吃饱肚皮似乎永远都是头等大事,有谁知道政策啥时会变,忍饥挨饿毕竟不是闹着玩的。万一?万一里尽是恐惧。真的有了万一,过去的人饿惯了兴许还能挺过去,现在这娃儿个个嫩藕似的可咋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