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懊恼惋惜之余,迅速地把目光转向了对我的后天培养上,坚信先天不足后天补。可任他费劲了脑汁,我仍无法成为一个当时大家公认的优秀孩子,最突出的表现便是自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从没有过进入班级前十名的记录,而且自进入初中年级后便一改往日的驯服,犟到不着边际,根本无法跟我父亲沟通。
我父亲不是一个刻意追求学习成绩的家长,我的出人意料的变化不仅没有让他感到过多的失望,反而让他沾沾自喜,似乎从中看到了某种希望,他的这种态度从客观上促使了我性格的快速形成。
就这样我未及毕业便已做了负债者,负债归负债,终究算是自己的钱了,花起来虽难免审慎,却让我得到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借款也算是一种来源,有了来源就可以自作主张,没有丝毫过日子观念的我豪爽地包揽了每隔一周就要聚一次的同学聚会的所有费用,尽管这些聚会的费用并不高,但不少参与聚会者虽打肿脸充胖子家境其实并不好,若非如此聚会便难以长期搞下去。
那一段,我经常会浮躁不已,莫名其妙地就会寂寞恐惧不安,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激起自己的兴致。我怀疑自己患了周期性浮躁症,而且这个周期分明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