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4、5
王七的脸,此等不文明的事屡见不鲜。这不能说是支书的失职,也委实做够了向了这家后了那家的调解,他便决定把全村的野条子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各家各户。
这一招果然灵验,不仅争斗的事儿不见了,而且有的户因为尝到了甜头便对这些原先不被人看好的条子大加呵护,条子长得又粗又好。即使这样,因为僧多粥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伙儿的吃饭问题。
为现实所迫,他便想:条子可以分,难道地就不可以分吗?怎么不可以?只要想到,他立即就做出了决定。实事求是地说,他当时确不懂政策,对大伙儿有利,他就做了,就这么简单。要是拿到后期,即使要了他的命,他也不一定敢做。效果当然同样出奇地好,村里的大部分人当年就吃上了纯粮食。
兴奋之余肯定没能意识到危险的到来,老支书只去了一趟公社就给他带来了麻烦:他不仅被免了职,而且是被用手铐铐到公社去的。当时,手铐的威慑力是巨大的,村里人一时间噤若寒蝉,老支书自是轻易地又抢回了印把子。
重掌了印把子的老支书一整天都沉浸在兴奋中,都说这世事难料,其实还得靠策略。自打从公社回来,他就有一种预感:凭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就不能再干个十年八年?在公布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