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史上,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并不少。他需要时刻惊醒自己,不能在权利中迷失,更不能过度膨胀,以致失去本心。
有了以上考量,桓容用人的范围不断拓宽。
士族高门得到好处,对天子实行的官员考核制度不再那么抵触,见到其中的好处,更设法加以改良,主动推行各州。
几年过去,范宁桓秘开办的学院闻名遐迩,建康幽州之外,扬州、江州、荆州甚至是宁州都有了分院。
两人依托关系,三顾茅庐,请出隐居山林的多位名士大儒,分别往各地学院坐镇。
去岁,宁州刺使上表,州内豪强愿意出钱,请在州城再建一座学院。
桓容觉得稀奇,他当真没想到,早年有“贪-暴”之名的周仲孙会如此重视教育。
不过,多建书院是好事,派人查过宁州实际情况,桓容大笔一挥,宁州成为继幽州和扬州之后,第三个拥有两座学院的治学之地。
除此之外,周仲孙另有秘奏,自去岁以来,宁、交两周出现大量的僧人和沙弥,各处宣扬佛法。
“其皆西来,肤黑类猿,飞汉土之人。”
看到周仲孙的秘奏,桓容嘴角直抽。
他佩服古人的脑洞,却对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