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364. 还治其身
人的宿怨,纠缠了几十年,朝中上下莫不皆知,当年文宗朝时,李德裕也是因牛、李二人在外放之地,被一贬再贬,过了很长一段失意落魄的人生,且因为牛、李二人在朝中的阻挠,李德裕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常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身的谋略与本事,无处得以施展。
如今李德裕偏巧又在这个时候提及已经外放多年,一直未得归朝的牛、李二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昭义之战刚刚打响之初,李闵宗正担任太子宾客,在东都洛阳坐冷板凳,李德裕就以李闵宗“交通刘从谏”为名,将李闵宗逐出了洛阳,贬为湖州刺史。
而那时李瀍也确实顾虑有人给昭义通风报信传递消息,故对李闵宗莫名被贬,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可昭义战事既平,李德裕为何仍揪住李闵宗不放呢。
莫非是觉得湖州山清水秀,李闵宗逍遥山水间,日子过得颇是滋润,因此忿忿难平,定要给李闵宗再来个落井下石,以还李闵宗从前的一再打压之嫌?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李德裕看来对过往的恩怨纠葛并不曾释怀,也不曾原谅过自己的政敌。
要说昭义之叛,牛僧孺跟李闵宗是罪魁祸首,实在有些冤枉,李德裕找的理由跟措辞也实在太牵强,大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