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金属移动
,把眼神 从那两颗悬浮着的金属球上挪开。
对于这份报告能引起工业委的人注意,姜九陵并不意外。
九十年代,是华夏从密集型劳动产业过渡到技术型产业的关键阶段。
在九十年代初期,华夏的大部分工业从业者,都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他们的相关知识主要靠老工人的言传身教。
这就造成了很多入行不久的工人懂得加工方面技巧,却不懂得这里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比如在气体保护焊技术刚刚普及开来那段时间,新老焊工在使用同样材料进行焊接时,老师傅焊接出来的焊件强度,就要明显高于新人。
同样的手法,同样的焊丝和同样材料。
老师傅如果不点破其中奥秘,新人抓破头也不会想明白其中关键。
这里的关键,是老师傅在焊接结束后,会把焊枪在焊点上来回扫上片刻。
这其中奥秘说穿了很简单,气体保护焊在焊接时,焊枪会吹出惰性保护气体,以此来隔绝焊点的氧气。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多,例如电弧热量利用率高,焊后不用清渣,焊件变形小,抗裂性能好等等。
老师傅焊完最后用焊枪扫的那几下,就是让惰性气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