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报社投稿所有已发生案件的推理过程。
最夸张的是,最后她竟然就以“包黑天”这个身份和报纸签了约,有了自己的专栏,专门进行案件推理。
当时警队里许多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成员都买了这个报纸,自然也是“包黑天”的忠实读者。
“包黑天”当时作为一个并不属于调查队的队员的人,利用的都是报纸上刊登出来的“线索”,对案件进行了全面的推理分析,而且分析过程有理有据,甚至她在推理中写到的一些语句给了当时负责案件的人员许多启示。
于是他们就这么一步步潜移默化的在孙三阳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歪路,离真相越来越远。
后来当“包黑天”透露的信息越来越多,追捧者越来越多,市民们开始怀疑警察的办案能力竟然不如一个业余作家,政府的信用度越来越低,局长在一月内召开了三次新闻发布会都没能挽回警察的形象。甚至连出版社都已经计划把他的推理过程整理成书,作为真正的推理过程。
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在网上呼吁警方干脆就按照“包黑天”的推理去查,说不定早就能结案。
如果说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让警方的压力越来越大,那么第五个死者的出现就是压垮警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