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零九章 昭勋阁特制章

都死透了。

    直到仁宗朝的时候,仁宗皇帝才想起来还有个柴家,弄了两个有名无实连俸禄都极低的公爵。

    这俩公爵还不是柴荣的后人。

    那丹书铁券在哪里?

    没人知道,反正没在柴家人手里就对了。

    种师道的功勋自然值一块昭勋阁特制章,他也没有后人继承。

    王禀的军功拿这枚特制章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你老赵家不认是你老赵家的事,我王禀拿是我的事,这是我应得的。

    李纲就不一样了。

    他做的文政,很多政策都还没有发挥什么实际效果,甚至还有改革带来的阵痛,让李纲的名誉在民间,不是那么的友善。

    这会儿这昭勋阁特制章,拿着太烫手了。

    赵桓摇头,他已经想到了李纲会拒绝,他倒是蛮想按着李纲收下,最后想了想说道:“那就划去吧,以后加就是。”

    赵桓饶了一大圈,先立阁,再授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授勋的昭勋阁特制章有效力。

    赵匡胤倒是在太庙偏室搞了一块太祖誓碑出来,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平日里,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遗训,唯太庙四季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