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缺粮
满朝文武公卿,居然比不上一员小将!”
吕不韦环顾众人,视线在方才那些极力主张求和之人身上停留了些许时间,脸上满是嘲讽之色。
“向赵国求和,固然能够平息这场战争。”
“然六国得以合纵,皆因赵国之故,除了楚、齐两国心甘情愿以外,其余各国大多各怀鬼胎。”
“若此战秦国求和,列国从此必然以赵为尊,秦国再想东出难如登天。”
“相反,若能拖到寒冬降临,联军粮草耗尽之日,列国之间必然矛盾重重,彼时合纵联军固然有所斩获,终究还会以失败告终,只要稍加挑拨,列国未必会唯赵国马首是瞻。”
“故,依本相之见,再敢言和者斩!”
有关秦国未来命运的一场朝会,最终以吕不韦的强势出击而定下基调:秦国以举国之力,抵御六国联军,绝不言和!
为了提振士气,尚未成年的秦王政将亲自奔赴前线,与三军将士协力御敌。
除此之外,秦国征调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防线自函谷关往西南延伸,在夸父山、阳华山、阳虚山、竹山各地布防,不仅防备联军主力,还防备着随时可能自武关出兵入关的楚军。
虽说楚举国征兵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