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内政之优劣
教育,颁布《州县兴学校令》,开办弘文馆,招纳“将吏子弟、民间俊秀“,以国家之财供其读书。
而后又设礼贤馆,广徕四方文士,使的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纷纷来投。
也因此,除了在军事上比不过朱元璋之外,张士诚在民政上的举措是一点不比朱元璋差的,甚至还要更好一些。
可相比起他们来,陈友谅在内政方面的所作所为便就差太多了。
因为是弑主上位,所以为了拉拢那些骄兵悍将,陈友谅的治下便是一种军政府形态。
那些个领兵的将领既管辖军务同样还管理境内民生,可以说是‘上马治军下马管民’。
弄得境内官吏权责不分不说,更使这些将领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小山头。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做霸,俨然就是一副土皇帝做派。
这样一来,陈友谅所下达的政令,也根本就无法在地方上推行。因将领们都将辖区及辖区百姓视为自己的私产,故在辖区内便会肆意盘剥。
以至陈友谅的境内,经常会发生兵丁欺压良善,乃至奸淫烧杀之事。
而陈友谅呢,因弑主上位根基不稳,对此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进而使得境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