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你怎么能这样?
但九十年代初,刚改革开放不久,农民才吃饱饭没几年,习惯了先把地里种上小麦、油葵这些平日里能吃的作物,有了剩余才会去种其他的。林涛的老爸林国栋倒不一样。他以前在省城迪化呆过一段时间,眼界开阔一些,知道这丰年粮食价格虽然不至于跌,但也不好涨,反倒是经济作物遇到收成好的年份,能挣不少钱,便把家里大部分地都种了棉花。
林家的棉花已经种了三年,他们家种了,收成不错,村里人跟着种的就不少。
林涛抬头,看着附近其他几块棉花地,隔壁老庄头家那块比自己家里棉花长势还好,倒不是长的高,而是结的桃子多,棉花枝杆也壮,看着就招人喜欢。
其他几家就次一点了,有高有矮。作为农业研究员,林涛自然清楚,棉花这种作物是不能光长个头的,长到一定高度就要打顶,如果压不住,还要打药,比如“缩节胺”之类的,让棉花不再长高,把养分长到棉桃上。那几块地一看就知道活干的不精心,想要好收成是不可能了。
当然,今年是不同的。
又看了一眼自家的地,林涛满意的往回走。老爸是干惯农活的,虽然没受过什么培训,但经验丰富,人又勤快,这地里的活没的说。再说了,今年可是九八年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