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自成一派
两大流派没什么联系,细品之下就会发现谭马二位大师的明显烙印。
但是行腔和运腔的功夫,却是程小楼自己的风格,两者之间基本没多少冲突,这也是他融合多家所长后已然逐渐自成风格的一种体现。
当然。
唱腔的借鉴融合要产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在一开始肯定不会十全十美。
程小楼当初在形成自己风格的时期,部分剧目化用马派唱腔的地方也出现过不少问题,甚至被一些同行取笑他是四不像,这让他还迷茫彷徨过很长一段时间。
比如说他那段时间在唱《王佐断臂》这出戏,第二段二黄原板“饥食毡、渴饮雪”的“渴饮雪”三个去声字应唱去上去,这样听上去旋律才会平实自然,也更符合剧情词义,而用马派的上去上唱法虽然旋律比较跌宕,可既不符合四声规则也不达词义。
当时程小楼在这出戏的断臂前散板的拖腔也用马腔,痕迹明显、很不通顺,而断臂后的散板恢复余腔就非常韵和。
再比如《借东风》二黄导、碰、原,此唱段本是马派的代表作,传唱至今经久不衰,虽然旋律优美、行腔圆滑,可是倒声字和唱腔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比比皆是,程小楼当时也经常唱这出戏,那个时候他大胆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