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移居朝鲜半岛
箕子,名胥余,是帝乙的弟弟,商纣王的叔父,官职是太师,被封于箕,人称箕子。
周武王灭商后,没有把商朝王室赶尽杀绝,而是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于殷,以奉其宗祀。一则显示周武王的宽大仁慈,二来可以安抚商朝王室。这也是周武王对辩证法中既不肯定一切又不否定一切的运用。周武王死后,武庚趁机叛乱,企图夺回商朝江山,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旦率军平定了叛乱,杀死了武庚。
商朝乙帝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因为母亲地位低微不是王后,不能继承帝位,在商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投奔了西岐,没有参加武庚的叛乱。周朝把微子启分封于商朝旧都商丘,以奉其宗祀,建国号宋,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宋国。
商朝灭亡后,箕子不肯降周,逃到箕山(今山西东南部晋城市陵川县棋子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周武王得知箕子在箕山隐居,就去拜访,问箕子:“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想引以为戒。
箕子不愿意讲自己故国的坏话,脸色不悦地一句话也不说话。
周武王觉得气氛尴尬,发现自己失言了,像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忙转换话题,问:“怎样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