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
漠。民间倒可能有一点儿追求。
宋朝刚建立时,赵匡胤并不认为江山稳固,所以忧心忡忡,就去找大臣赵普,征求治国方略。赵普是宋代非常有名的大臣,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赵匡胤就问赵普,国家怎么去治理,怎么才能避免五代十国那样的战争频繁,皇帝一朝朝地换。赵普就跟皇帝说,主要问题就是大臣兵权太重。我们知道,唐代对武力就比较推崇,尤其晚唐到五代十国时期,大家都是谁胳膊粗谁拿下天下。针对这样一个背景,最后赵匡胤定下的治国方略就是强干弱枝。所谓“干“,就是指中央集权。宋代的中央集权非常明确,所有事情都是中央说了算。“枝“,指地方势力。赵普认为只要削弱了地方的军事势力,天下自然就安定了,所以就有了后面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官窑产生的背景】
北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于中央政权抑制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宠的政治风气,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导致宋代文化高度发展。很多学者都对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认为中国后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调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国策下,此后三百多年时间取得非常大的成绩。尽管我们都知道,宋代的国土非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