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点泥成金
好的瓷器。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瓷器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他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其实,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儿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儿像我们吃的红糖的那种糖黄色。
早年故宫的陈万里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浙江就买过这么一个越窑的青瓷注子。后来陈先生把它捐给了故宫。所谓“注子“,就是执壶,小口。执壶是现在的名称,唐代记载里就叫“注子“,也叫“偏提“,偏着提着。注子是由鸡头壶逐渐演变过来的,它做起来比鸡头壶省事。我刚才说了,当经济发展的时候,很多跟内心感受相关的东西就要去掉,要不做起来麻烦。做一个鸡头壶的时间,可能做出十个普通的壶了,经济需求一大,很多觉得不太重要的地方就去掉了。
我刚喜欢陶瓷的时候,在故宫看见这个壶,觉得美不胜收,围着展柜看了很久,特别喜欢。我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买这么一把壶?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我去香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