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94章 因地制宜

,年富力强,心态还比较好,总去打猎,制作这个椅子的时候很高兴。十年以后,乾隆三十七年,皇帝62岁时又在另一把鹿角椅上题了诗,这时他写的诗就跟前面那个不太一样了。他说“制椅犹看双角全,乌号命中想当年。”他开始回忆了,人一开始回忆就进入老年了。年轻的人都不回忆,说的全是未来,赶明儿我买房子,我买车,是吧?这都是未来。那老年人都说我早年买的那车,怎么样,怎么样,都说的是这个,所以人一到回忆的时候,就进入老年了,乾隆62岁的时候,按照今天的标准,都退休了,也进入了老年阶段。所以他写的这个诗,也反映他的心境。

    中国语言非常严谨,凳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没有靠背,没有扶手,是平面的。凳是怎么来的呢?椅是倚靠,凳是踩踏,蹬踏。凳的第一个、初始功能是踩的,不是坐的。今天残留的痕迹就是上马凳,过去上马,马背高,得踩着那马凳上去。有的大户人家跟前,干脆就有上马石。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说,“榻登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凳是一种上床前踩的家具。我们今天家里使用凳的一个简单的功能就是增高,比如你够高处,换个灯泡,拉个凳子就踩上去了,对吧?

    凳子的好处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