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八宝泥
宣纸上,点燃宣纸,印迹由红变黑,再由黑变红,红色如初,观后令人惊奇叫绝。
郭静安为人处世厚道随和,人们愿意跟他合伙做生意。民国十七年,上海古董商刘宜轩要从新疆一位俄罗斯人手中买块特大碧玉,手里的钱不够,要借钱经营。刘宜轩找郭静安合伙,请郑瑞生出资,刘宜轩经营,赚钱三人按股分红。郭静安从中撮合,达成协议。
刘宜轩同郭静安合作十年,雕琢碧玉,相处很好,从没抬杠拌嘴,总是和和气气。花费十年时间,雕琢出仿乾隆作的碧玉工艺美术品上百件,刘宜轩不善理财,得而复失,郭静安经营细心,积攒下了钱。
天和斋从此也经营些新旧玉器。大件由刘宜轩卖给外国人;小件的零七八碎的戒面、首饰、烟袋嘴等物,郭静安拿去门市经营或送给同行的朋友。他送给作者祖母的碧玉烟袋嘴,今日仍在。
郭静安给人留下印象较深的另一件事,是他经营法华罐。
老古玩行人称陶胎或瓷胎琉璃釉的制品,叫法华器,或简称法华。可是法华器和琉璃器同是琉璃釉,而其釉的配方和助熔剂有差异:法华器是用牙硝作助熔剂,琉璃器是用铅作助熔剂。琉璃器隋唐时代就流行,法华器元代才有,明代的器皿成为有价值的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