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宝藏笔记
琉璃厂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基本上为冀省人所包揽,这个现象可以说始于明代中叶,几乎全部是那边人,说他们垄断京城文玩五百年也不过分。
主要是衡水、枣强、蠡县、霸州、献县、河间和京郊通州这些地方,整个琉璃厂一条街几乎90%都是中南部的人。
从清末开始,就有外国人出入琉璃厂,欧美和岛国人最多,那个时期通过琉璃厂外流的文物很多。国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看到精美文物,许多人误以为都是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时期被掠夺到国外,其实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琉璃厂正常的买卖途径外流。
买家中也有真正热爱华夏文化的外国人,例如加拿大人福开森,正是由于他对书画研究之深而被聘为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唯一外国委员。
后来他收藏的文物除一部分捐赠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外,其他大都捐献给金陵大学博物馆,达数千件之多。其中有甲骨文残片、王羲之的《大观帖》和西周小克鼎等许多珍贵文物。
当年美国人喜欢青铜器和钧窑瓷;法国人喜欢珐琅彩、漆器和景泰蓝;岛国人喜欢玉器和龙泉窑。以英国人和德国人的水平最高,喜欢考古价值最高的敦煌文书和文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