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
珑瓷,头二次都是瓷器。
第三次是松石苍鹰图,字画修复和装裱的代表,那下一次是……
原本想着是篆刻,毕竟水平已经不亚于家传的瓷器手艺,但如何证明自己的实力是个问题?
仿古那是无奈之举,为骗小鬼子的下三路做法,如果是善工堂自己推陈出新,现在还差临门一脚,有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
现在一口气又开辟两个新领域,紫砂和扇面,再加上篆刻,岂不是三位一体的文人壶?
上次见到的顾景舟的相明石瓢,不就是紫砂跟书画甚至篆刻的完美结合?
客去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
就算客人离开,茶渍与茶香还会在紫砂壶上留下印迹,实际上这种悠远,即便和茶分开,茶香,书味,萦绕在心中。历代紫砂正是由于文人骚客们的介入而带有浓郁诗性的韵律味使之历久新弥、熠熠生辉。
诸如陈曼生、董其昌、郑板桥、顾景舟等等文人的合作参与,使文人壶充分满足追逐传统文化唯美唯雅的心态。
最早有文人士大夫参与例子是苏东坡,他因为痴迷茶道,亲自设计一款东坡提梁壶,并写下: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再次拿起陈鸣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