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咫尺千里
因为书画有基础,正好能吸收清代名家的记忆,鲁善工轻车熟路,很快继承吴厉的艺术风格,得到经验值。
绘画不用说,主要是书法,这里有七八张清代名家的书法扇面,除清六王,还有两张刘墉,三张郑板桥,都是精品力作,不愧是万柳堂。
一口气吸收完全部书法扇面,鲁善工心中升起一种明悟,在他眼里书法归根结底也就是如何处理避让,还有书写力度、速度、节奏的和谐统一。
点画间、行间,以至于整个章法,都是追求和谐。而要做到和谐,就得先懂避让;至于轻重、黑白、疾迟等,只是达到避让的手段而已。
古人评画最高境界讲究:咫尺千里,气势如虹。其实书法也是同样道理,到达最高境界,肯定完全不受形式限制,能将“宽窄”冲破,永远是一马平川,一往直前的笔势。
扇面和条幅、中堂、对联、册页、长卷一样,也仅仅是一种书写形式,就扇面本身言,团扇、折扇以至各种更特殊的扇形,也都只是外在不同,和书法水平高低没有本质联系。
就好像篆刻,水平不到需要用精品印石这种外物提升效果,水平高深后,别说石头,就连砖头,木头,甚至豆腐,万物皆可下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