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科举制度的利弊
利的通过科举,还是有办法的。不过暂时我也只能想到这些。”王重阳说道。科举糊名誊抄制度是北宋之后才出现的,对于现在来说还是相当先进的,王重阳就借过来用一下。
“好办法呀,这样的话,许多寒门士子的答卷,就不容易被埋没了。”吴王李恪拍掌称赞道。
“但是想要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一个制度总有漏洞,这是避免不了的。”王重阳还是提醒道。
“那也比过去有名无实的科举制度要好的多。过去的科举,哪里是真正的科举,就像你说的,不过是朝中权贵将自己的人,安排进朝堂的一个过场罢了。”吴王李恪说道。
“当今的皇帝还以为有了科举制度,就可以使天下英才尽入他毂中,其实不过是个笑话。他的朝堂早就被五姓七望及一干世家大族蚕食的差不多了。虽然他登基以后,册封了大量的新兴贵族,来对抗原本的山东士族。但也不过是饮鸩止渴,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虽然在太极宫宣政殿里,新兴贵族可以和山东士族相抗衡。但是下面郡县,又不是新兴贵族的触手能触及到的了!”王重阳说道。
妙书斋小说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